興義三合湯是黔西南著名的特色小吃,在當?shù)氐娘嬍澄幕姓紦?jù)著重要地位,無論是攤館還是居家,都能見到它的身影,是一道備受當?shù)厝讼矏鄣拿朗。它不僅是當?shù)厝嗽绮偷某S眠x擇,更是興義美食的一張亮麗名片,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前來品嘗。
興義三合湯的得名源于它獨特的食材組合,以糯米、白云豆、豬腳(或排骨)這三種主料烹制而成,因此被稱為“三合湯”。這道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,據(jù)傳,明末南明王朝的一位大臣在用午餐時,突然接到差報需要上朝,匆忙中用肉湯泡飯趕去上朝。退朝后,大臣感到腹中饑餓,回想起午餐的味道還覺得意猶未盡,于是便囑咐廚師照此制作,沒想到做出來的飯食美味無比。此后,這位大臣便常食三合湯,并增添了蔥、醋、胡椒粉等調(diào)料來改善風味。由于大臣經(jīng)常用這道美食宴待客人,三合湯很快被仿效,流傳至上層之家,隨后慢慢傳入民間,逐漸成為了地方著名的風味小吃。
制作興義三合湯的原料十分講究。糯米選用的是當?shù)貎?yōu)質(zhì)的糯米,顆粒飽滿,色白脂豐,米質(zhì)優(yōu)良;白云豆質(zhì)地優(yōu)良,潔白性糯;豬腳或排骨則要新鮮,確保肉質(zhì)的鮮嫩和湯汁的鮮美。除了這三種主料,還需要脆臊、酥肉末、油酥花生米、雞絲、精鹽、醬油、醋、煳辣椒面、蔥花等多種配料和調(diào)料。這些食材的巧妙搭配,讓興義三合湯的味道更加豐富多樣。
興義三合湯制作方法
準備食材:將糯米淘洗干凈,浸泡4-6小時,讓糯米充分吸收水分;白云豆提前一晚浸泡,使其膨脹變軟;豬腳或排骨洗凈,剁成適當大小的塊狀。
處理食材:浸泡好的糯米過濾水分,放入蒸鍋中,用大火蒸熟,制成糯米飯;豬腳或排骨用火燒制表面,去除毛樁和雜質(zhì),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,刮去燒焦的外皮,洗凈備用;白蕓豆洗凈,去除沙泥。
燉煮食材:將處理好的豬腳或排骨與白蕓豆一同放入鍋中,加入足量清水,大火燒開后撇去浮沫,轉小火慢燉2-3小時,期間適時翻動,確保食材受熱均勻,直至豬腳或排骨軟爛,放入適量精鹽調(diào)味。
組裝成品:取一個大碗,先盛上適量糯米飯,再舀入燉好的蕓豆鋪在米飯上,接著倒入燉煮的湯汁,然后依次放入脆臊、酥肉、花生米、熟雞絲、燉好的豬腳或排骨,最后根據(jù)個人口味加入醬油、醋、胡椒粉、煳辣椒面、蔥花等調(diào)料。
興義三合湯的特點十分鮮明。它的主料香糯柔綿,糯米經(jīng)過蒸煮后,口感軟糯,入口即化,散發(fā)著淡淡的米香;蕓豆則帶有獨特的幽香,口感軟糯,為整道湯增添了一份別樣的風味。脆臊和花生酥有著濃郁的焦香,豐富了湯的口感層次。放入醋后,不僅能提味,還不會顯得過于酸;加入辣椒則能適應地方口味,突出了香濃味厚的貴州特色。湯汁香氣濃郁,鮮美可口,香而不膩,喝上一口,讓人回味無窮。糯米飯油滑柔潤,不粘牙、不粘碗、不粘匙,與鮮美的湯汁搭配在一起,口感絕佳。而且,興義三合湯營養(yǎng)豐富,是老少皆宜的美食佳品。
如今,興義三合湯的制作工藝在保留傳統(tǒng)的基礎上不斷改進,除了用豬腳外,也有用蹄膀(肘子)、排骨和雞絲替代豬腳的,并加入雞湯,讓味道更加鮮美。在興義的大街小巷,隨處可見售賣三合湯的小吃店和餐館,每到清晨,人們都會來到這里,點上一碗熱氣騰騰的三合湯,開啟美好的一天。它不僅是一道美味的早餐,更是興義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承載著興義人民的情感和記憶。
隨著興義旅游業(yè)的不斷發(fā)展,興義三合湯也逐漸走向更廣闊的市場,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前來品嘗。它以其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(nèi)涵,成為了興義美食的重要代表。相信在未來,興義三合湯將繼續(xù)傳承和發(fā)揚下去,把這份獨特的美味傳遞給更多的人,讓興義的美食文化在中華美食的大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